二十四节气是大自然说给人类听的语言,也是古人诗意栖居的创造。清明,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五个节气,一般在公历4月的4—6日。到这一时节,华夏大地无论南方北方,气温普遍上升,南方雾气减少,空气清澈,景物明晰,因此得名“清明”。
有说法称,清明节的起源于古代帝王将相“墓祭”之礼,后来民间亦相仿效,于此日祭祖扫墓,历代沿袭而成为中华民族一项固定的风俗。
有农谚是这样说的,“清明谷雨两相连,浸种耕田莫迟延,清明不留种,夏至不留秧。”可见,清明节气是反映植物生长与气候关系的一个重要农事节令,还与农业生产有着密切的关系。《历书》有云:“春分后十五日,斗指丁,为清明,时万物皆洁齐而清明,盖时当气清景明,万物皆显,因此得名。”清明一到,气温升高,正是春耕的大好时节。
反观义乌,也有“春分后,清明前,满山杏花开不完”“清明前后,种瓜点豆”等民间说法。每年到了这个时候,大江南北,已是一片繁忙的春耕景象。可见,清明对于古代农业生产而言是一个重要节气。
中国古代把从清明开始的15天,每隔5天分出三候:“一候桐始华;二候田鼠化为鹌;三候虹始见。”意即在这个时节先是白桐花开放,接着喜阴的田鼠不见了,回到了地下的洞中,鹌鹑鸟开始增多,之后是雨后的天空中可以见到彩虹了。
“清明来向晚,山渌正光华。杨柳先飞絮,梧桐续放花。鴽声知化鼠,虹影指天涯。已识风云意,宁愁雨谷赊。”这是唐代诗人元稹所著的《咏廿四气诗·清明三月节》。从内容来看,前面几句写的是清明三候的物候现象,诗最后两句说,看这样的气象状况,不用愁,谷雨已经不远了。
据说,古时距清明节气一两天的时候有一个寒食节。宋代之后,寒食节吃冷食、扫墓等习俗移到清明之中,也可以说寒食节风俗结合清明节气的日期变成了清明节。虽然作为节日的清明在唐朝才形成,但作为时序标志的清明节气早已被古人所认识,汉代就有明确的记载。
本文地址:
转载请注明出处,谢谢!
声明: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,侵权必删。